愛之夢-愛之夢第一首崇高的愛詩歌
李斯特寫愛之夢的創作背景是什么?
李斯特于1850年將自己的三首歌曲改編成的三首抒情性鋼琴曲,題作《愛之夢》。其中以第3首降A大調最著名,一般提起李斯特的《愛之夢》,指的就是這首樂曲。
原歌詞第1、第2首由德國詩人烏蘭德(1787-1862)作,名為《崇高的愛》和《幸福的死》。第3首樂曲的原歌詞由德國詩人弗萊里格拉特(1810-1876)作,名為《盡情地愛》,其歌詞大意是:
能愛多久,愿愛多久就愛多久吧!
你守在墓前哀訴的時刻快要來到了。
你的心總得保持熾熱,保持眷戀,
只要還有一顆心對你回報溫暖。
只要有人對你披露真誠,你就得盡你所能,
教他時時快樂,沒有片刻愁悶!
還愿你守口如瓶:嚴厲的言辭容易傷人。
本來沒有什么惡意——
卻有人含淚分離。(廖輔叔譯)
李斯特根據這首詩創作的樂曲,并沒有局限于歌詞提供的內容。原詩的情調低沉,表現了生離死別的傷感情緒,而鋼琴曲的形象卻煥發著充沛的熱情。
三首樂曲都采用夜曲體裁,前兩首不經常演出,本曲卻流傳較廣,并被改編為管弦樂曲以及小提琴或長笛的獨奏曲等。
本回答由提問者推薦
哪里才能找到李斯特<<愛之夢>>的歌詞啊
《盡情地愛》,其歌詞大意是:能愛多久,愿愛多久就愛多久吧!你守在墓前哀訴的時刻快要來到了。你的心總得保持熾熱,保持眷戀,只要還有一顆心對你回報溫暖。只要有人對你披露真誠,你就得盡你所能,教他時時快樂,沒有片刻愁悶!還愿你守口如瓶:嚴厲的言辭容易傷人。本來沒有什么惡意——卻有人含淚分離。(廖輔叔譯)前兩首歌詞得買譜子,那上邊有
李斯特的《愛之夢》算不算搖籃曲?
不是。李斯特的《愛之夢》1850年,鋼琴皇帝李斯特將自己的三首歌曲改編成三首抒情鋼琴曲,題作《愛之夢》。其中以第3首最為著名,一般提起李斯特的《愛之夢》,知指的就是這首樂曲。 樂曲的歌詞是由德國詩人弗萊里格拉特所寫,名為《盡情地愛》。大意是:“愛吧!能愛多久,愿意愛多久就愛多久吧!你守在墓前哀悼的時刻快要來道到了。你的心總是保持熾烈,保持眷戀,只要還有一顆心對你回報溫暖。只要有人對你披露真誠,你就盡你所能讓他時時快樂……” 李斯特根據這首詩創作樂曲,他沒有局限于歌詞提供的內容。因為,原詩的情調低沉,表現生離死別的傷感情緒;而李斯特鋼琴曲的形象卻煥發著充沛的熱情。以后,鋼琴曲《愛之夢》又被改編為管弦樂曲以及小提琴或長笛的獨奏曲目。 《愛之夢》引用原歌曲的旋律,首回先出現一段輕聲吟唱、情意綿綿的旋律,這就是樂曲甜美的愛情主題,其中含有愛的柔情和愉悅。樂曲中段伴隨著情緒的不斷高漲,難以抑制的愛的熱情終于爆發出來,原來含情脈脈的內心獨白,發展成大膽而熾熱的愛情傾訴,散發著火一般熱情。樂曲進入高潮答,表達了對純真愛情執著的追求。尾聲部分重復愛的主題,在夢一般美麗的感覺中,戀戀不舍地結束全曲。
愛之夢第一,二,三首有什么不同之處?
不同在于一,二,三。